Junior.編者的話|殘疾運動員的自信 相信自己能力就能做到

【體路專欄】巴黎殘疾人奧運會圓滿落幕,小編與兩位記者同事在巴黎現場採訪,確是看到了很多激動人心的追夢故事。殘疾運動員面對的不止是訓練上的艱辛,還要克服身體上的缺憾去踏上殘奧舞台。

Junior.編者的話|談體育記者與運動員的微妙關係

【體路專欄】巴黎奧運及殘奧會曲終人散。早於奧運展開前半年,各體育傳媒都爭取時間在不打擾運動員最後備戰階段下,邀約訪問談談奧運目標、說說進軍巴黎的辛酸點滴。直至今天賽事落幕,想談不止是體記的備戰與運動員同樣辛酸,更盼為奔波勞動的體記們寫下實況,寫下我們採訪時堅持的態度。

Junior・編者的話|香港單車裁判的奧運夢

【體路 X Junior】參與奧運會,是每一位「體育人」的夢想,不論是台前運動員還是幕後工作者,都希望在五環舞台留下足印,作為裁判員,當然也不例外。今夏巴黎奧運,就有兩位來自香港的國際單車聯盟(UCI)國際裁判余家樂(Walter)及黃志如(Alex)獲UCI委派,分別擔任公路賽及場地賽的裁判工作,二人多年來的努力再次得到國際肯定和賞識,也寫下香港單車歷史新一頁。

【Junior.編者的話】把田徑場搬出鬧市

【體路 X Junior】今回編者的話想說說一個跳高女孩的故事,當年筆者還在跑(採訪)學界新聞,她由新界轉校到九龍傳統名校,這小女生的眼光也轉到D1水平,看著她的名字與另一女生在跳高場上一直由中學鬥到大專,隨後她選擇當上全職運動員,是香港第一位職業跳高女運動員(至於跟她鬥到難分難解那女生的近況,我也不太清楚,但理解大學畢業之時,總是各學生運動員的人生交叉點,每人在當刻也有對自己最合適的選擇)。之後她再從學界D1跳到亞洲,2017年以1.88米打破香港紀錄。

【Junior.編者的話】我們的「拾」週年

【體路 X Junior】拾,這個字,很多變,是動詞,也是名詞。動詞意思,拾起、撿起、拾級而上;至於名詞,同學們知道拾是十的大寫嗎?「壹貳參肆伍陸柒捌玖拾」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當年是為了避免被人容易竄改而出現,多用於法律及銀行文件上,小時候看見外公寫收據就會用這種筆劃繁多的中文字,寫價錢時則用花碼(另一種特別的中文數字),現時仍有少數傳統舊式店舖會使用。

【Junior.編者的話】你沉迷甚麼?

【體路 X Junior】人生裡能夠沉迷於一兩件事情上,再鑽研到專業級數,是很棒的事。

【Junior.編者的話】其實是一次增值之旅

【體路 X Junior】先在這裡跟各位同學說一聲:很久沒見,大家身和心還好嘛?第五波疫情把我們弄得措手不及,《Sportsroad Junior》因學校暫停面授課而停印了兩期,學界賽事再一次被叫停,返學上課的日子被減少了一截,當中有5萬人這三星期正在為文憑試而拼搏。今年的DSE考生們,無論成績如何,你們都很了不起!

【Junior.編者的話】荒誕社會的生活《Don’t Look Up》

【體路 X Junior】這個農曆年你我仍要在收緊防疫措施下度過,除了做運動,不如與家人看齣電影當新年節目。終於看了Netflix 電影《Don’t Look Up》,卡士陣容都是無敵,用黑色幽默手法來諷刺全人類,別以為是喜劇就會嘻嘻哈哈笑到完場,既沒有Happy Ending,當中更有不少反思位。(不想被劇透的讀者,請閱讀至此。)

【Junior.編者的話】我們9歲

【體路 X Junior】話咁快已經2022年!每年的1月編輯部都會特別重視,總是會約全體同事吃個大餐,諗諗如何在《體路》搞新意思。皆因1月9日是《體路》的生日,今年9歲大個仔。《Sportsroad Junior》這書遲3年出世,1月4日也6歲了。

【Junior.編者的話】運動員的特質,你有嗎?

【體路 X Junior】2021年來到11月,終於接近尾聲,對同學們來說應該是個要即將準備考試的月份。在疫情下的一年,大家要上課、溫書、考試,心態有沒有不同呢?你是埋頭苦幹型,還是考天才波?又或是平日已準備充足,可以淡定應考?

【Junior.編者的話】我們都比想像中厲害

【體路 X Junior】開學復課已經有一個月,有些學校亦已開始恢復全日面授課堂,雖然學界體育賽事要在防疫條件下改制才能有限度復賽,但也總比遙遙無期來得算是個好消息。

【Junior.編者的話】奧運後重溫學界時代的青春熱血

【體路 X Junior】相信過去的暑假,大家都與筆者一樣過了滿懷熱血的兩個月。奧運的魅力正正就是能夠讓所有人放下自己,全心投入去支持自己的隊伍,這也是我們作為體育記者一直陶醉在每天工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