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網誌】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於2025年2月中圓滿結束,回港以後,我馬不停蹄投入到工作漩渦,轉眼間已快過了兩個月,直至早前受邀出席中國香港冰壺體育總會舉行的亞冬運分享會暨體驗日,恰好提示自己藉此機會回顧一下我在亞冬運的旅程。

作為「國際技術官員(ITO)」,我參與了幾次花滑賽事,然而在國家舉辦的綜合性大型賽事中就可謂第一次,也意料不到當地觀眾為港隊運動員的歡呼打氣會是那麼的熱烈。出發前幾個月期間,我收到不少電郵和指示,心中難免有些擔心會漏掉什麼重要文件,但最終還是順利抵達。而作為是次賽事的官方航空合作伙伴 – 東方航空,亦十分專業、貼心和安全,每個位置都安排了點對點接送。後來得知整個運動會僅有18個月的籌備時間,無論硬件還是軟件亦甚具挑戰,感謝各位的努力,成就這個亞洲冰雪體壇盛事!

到達哈爾濱的第一晚,特別驚喜在ITO酒店碰到同鄉Andy,他是我多年前在香港冰球訓練學校 (HKAIH)認識的伙伴,如今也是國際冰球聯合會(IIHF)認可的球證。在餐廳相認時,第一句竟然是:「太好喇可以講返廣東話,我講左好多日英文同普通話喇!」冰上運動不僅拓寬了我們的視野,也帶來了無數機遇,讓我們感恩當初引導我們接觸冰上運動的每一位。

隨後的日程大概都是先從酒店食個東北風味早餐,坐15-20分鐘車程,經過嚴謹安檢後進入指定比賽場館,天光做到天黑,回酒店再食個宵夜和回覆工作訊息。有天我下車時才發現工作證不見了,無法通過安檢,幸好我隨身攜帶護照,亦有保留重要證件的照片在手機,職員迅速替我辦了個臨時證件,賽後也成功找回工作證,確實謝天謝地!這次經歷亦提醒自己,任何重要證件,必須要必須要留多份soft copy…!




除了花滑和短道比賽場地之外,基本上我無法憑工作證進入其他場館,而九成賽事都一票難求,所以最後能夠現場支持冰壺男子港隊對戰國家隊的銅牌賽,順道見證菲律賓男子冰壺隊摘下他們自1990年參加亞冬會以來獲得的首面亞冬運獎牌(並且是金牌!),實在要鳴謝團長和其同事的鼎力協助。





隨著全球最大室內滑雪場料於今年底落戶深圳前海(香港1小時直達),而剛在3月底,港協暨奧委會分別與黑龍江省體育總會及哈爾濱體育學院簽署了兩份合作備忘錄 (新聞詳見連結),相信各種政策及基建配套的落成將對香港冰雪運動發展陸續注入新動力。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也希望繼續成為當中的小齒輪,懷著初心繼續播種,讓更多小孩在他們喜愛的冰上運動中發光發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