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11月海南揭幕 港隊首度參賽體現文化共融


【體路專訊】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全國民族運動會)將於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辦,匯聚全國各地不同民族的業餘運動員,通過多項極具特色的競賽及表演項目加深各地民族的文化交流。香港今屆將首度參賽並參與毽球、龍舟及民族武術3個競賽項目,亦將參與舞龍運動表演項目,以及參與開幕式舞獅表演。

(圖: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官網)

四年一度的全國民族運動會於1953年首次舉辦,由於以群眾體育活動為定位,因此參賽者以非職業運動員為主。運動會設有競賽項目及表演項目,並有開幕式、閉幕式、民族大聯歡等文化活動環節,極具民族文化特色,而競賽項目亦不設金、銀、銅牌,改設一、二、三等獎,以鼓勵各地區及民族的群眾積極參與。

運動會的參賽單位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今屆亦首次派出代表團參賽,共有99名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參與毽球、龍舟和民族武術共3個競賽項目,舞龍運動表演項目,以及參與開幕式舞獅表演。

(圖: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官網)

全國民族運動會的運動項目亦極具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今屆運動會以「團結奮鬥、揚帆征程」為主題,並以「中華民族大家庭 同心共圓中國夢 」為口號,共設有18個競賽項目和3類表演項目。競賽項目包括毽球、龍舟、民族武術、木球、獨竹漂、射弩、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押加、民族馬術、花炮、珍珠球、蹴球、鞦韆、陀螺、高腳競速、板鞋競速,以及今屆新增設的攀椰競速;表演項目則分為競技、技巧及綜合三類,預計有160多項。

今屆運動會吉祥物「吉貝」(右)於宣傳活動現身。(圖: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官網)

今屆運動會的會徽及吉祥物同樣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團隊創作,展現主辦城市海南三亞的特色。會徽由三角梅、鹿回頭的造型以及數字「12」構成。三角梅是海南的省花,代表熱情、堅韌不拔、頑強奮進,在三角梅內亦包含三亞市文化標誌的「鹿回頭」,而海南坡鹿正正展現出運動之美,會徽中的數字「12」則代表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而其海浪造型也反映海南的海洋地域特點。

運動會吉祥物是名為「吉貝」、身穿宇航服的海精靈,名字取自《尚書·禹貢》和蘇東坡的詩詞,在歷史上專指「黎錦」這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時「吉貝」也有「吉祥寶貝」的意思。吉貝身穿的宇航服則寓意星辰大海,佩戴的AI智能眼鏡中映射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標誌,亦寓意科技與現代化。

【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香港特區代表團共派出99名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參加第十二屆全國民族運動會4個比賽項目,及在開幕式期間進行30秒駐停表演。 詳情可瀏覽香港代表團官方網站: https://www.lcsd.gov.hk/tc/ntgem/2024/index.html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