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編者的話|體育發展與情意結



【體路 X Junior】人的情意結很奇怪,小時候想要但得不到的,往往在長大了有經濟能力就會異常執著,也有一種情意結是從小投入到某件事,即使長大後離開那個環境,依然會情不自禁地關注。而這兩種情意結,同樣可以發生在體育領域身上。

筆者自小喜歡打羽毛球,雖然學界賽也曾在第一組打拼,但早早就知道自己沒有成為運動員的天分,卻始終沒放低過對羽毛球比賽的關注,也因為長大後能負擔得起球鞋、球拍的費用,不自覺的就總是在看相關用品,相約朋友打球總要「輸人唔輸陣」,即使沒有港隊的技術,打起球來也格外開心。

同時,筆者也很喜歡研究日本神社文化,每每在拜訪神社寺院途中走過日本街頭看到學校、球場總是有很多中、小學生在進行足球、棒球訓練,不感感嘆這個運動普及化的程度,確實令人稱羡。

學生運動員未必人人能成為精英選手,但在没入過運動訓練後,也可能成為體育發展的良好基礎。(圖:體路資料庫)

事實上要成為精英運動員或者職業選手,往往都可能是該項目領域內最頂尖的1或2%,其餘的98%的人也許會變成運動愛好者,也許會完全離開運動,也許會以別的方式投入體育界(例如教練、科研人員、運動醫療人員、營養師,甚至體育記者等等),即使沒法在運動員的路上繼續前進,也容易成為體育賽事的忠實觀眾,為職業賽事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這種情意結不就是體育發展的良好土壤嗎?

原文刊於《Sportsroad Junior》第75
訂閱請按此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