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題】不當練習高爾夫球可致過勞受傷 骨科專科醫生袁劭謙:千祈唔好睇小!



【體路專題】隨著室內高爾夫球模擬設施和室外訓練場地愈開愈多,高爾夫球運動日益普及。本身是棍網球隊醫、一直熱愛體育運動的骨科專科醫生袁劭謙,最近亦迷上打Golf,亦因此切身體會到高爾夫球運動,並非表面看似靜態和簡單,如果沒有充份認識,輕則引致肌肉和關節過勞、受傷,嚴重可能導致椎間盤凸出,他說:「千祈唔好睇小高爾夫球呢個運動!」

高爾夫球理論上適合任何年齡人士參與,但現實中參與者多數是中老年人,袁劭謙醫生表示,隨著年齡增加,人的肌肉狀態,如反應、爆炸力,都沒有年輕時好,以肩周(肩關節附近的組織)為例,或多或少都有撕裂,只是大部份人可能沒有病徵。

袁劭謙醫生解釋,高爾夫球的揮桿動作,令膊頭「旋轉肌」受到很大壓力,「膊頭旋轉肌受傷普遍集中在30至50歲人士,正正是大部份人初接觸高爾夫球的年齡層。」而之所以會令肩膊受傷,除了因為「年紀大,機器壞」外,還因為高爾夫球運動兩大關鍵。

兩大受傷關鍵

首先,袁劭謙醫生指出,高爾夫球是一項使用「單邊身體」運動,其次是練習高爾夫球時需要不斷重複揮桿動作,當「單邊身體」重複發力揮桿數以百次,日積月累下便有可能引致過勞或受傷,肩背、腰、手踭、手腕和膝頭等,都是常見受傷部位。

痛楚是警號

袁劭謙醫生表示,如果上述身體部份感到痛楚,最簡單的做法當然是休息,或者接受物理治療,但如果各種保守治療無法舒緩痛楚,就可能需要做手術,舉例如肩周撕裂太嚴重或坐骨神經痛等,都有不同的針對性手術。

不過袁劭謙醫生補充,因為高爾夫球引起嚴重受傷的個案並不多,而且只要以正確態度去練習,便不會輕易受傷。他表示,不少人「小病化大」的原因是擔心「冇得玩」,怕醫生會要求他們停止練習,結果令問題惡化,他強調:「當出現持續痛楚,千萬不要置諸不理。」

教練的重要性

袁劭謙醫生表示,除了熱身(Warm Up)和緩和(Cool Down)不可忽視外,為免單邊身體負苛過大,高爾夫球愛好者應同時進行體適能訓練,確保全身不同肌肉都有足夠的運動量。「此外,如果有教練指導,當身體出現少許問題,應該尋求教練意見,以了解自己是否在姿勢、技術、訓練規劃中有做錯的地方。」

他以自己經為例,打Golf不久後便發現手掌「起枕」(長繭),於是與教練討論原因,才知道自己手掌發力點不正確,改正後「起枕」位置便漸漸消去。他建議運動員多與教練溝通,「因為教練最了解你的情況」,只要及早發現問題並正視,就不會令問題惡化。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