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淺談(66):增強自信心的方法



【體路專欄】記得三十多年前跟太太(當時的女朋友)返教堂時,就曾聽過牧師講道時提及馬太福音,十七章,20節:「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當時,筆者就立刻想起了《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並且心想,如果愚公信了上帝,憑著信心去命令兩座大山自行投到海裡,子孫也就毋須世世代代,辛辛苦苦的去移山了。有信仰的人,可以把一切都交托給神,但對沒有信仰的人來說,往往就可能要多靠自己了。

在運動表現的領域,早於1970年代,Mahoney與Avener(1977)比較1976年「入選」及「落選」美國奧運男子體操代表隊運動員的心理分別時,就發現「入選者」除了較能控制及利用焦慮外,還有高度的自信及較多向自己說正面的話。Garfield與Bennett(1984)亦發現有信心及樂觀是「最佳表現」時的八種內心感受之一。

也許有人會認為自信即是相信自己可以獲勝,但Martens(1987)指出自信是運動員對達至成功的實際預期(realistic expectation),是根據「以往」在各方面累積的成就而對「即將」進行的項目作出預計。因此,自信不是運動員想做甚麼,而是他們實際上預期甚麼,也就是他們「內裡」認為可以做得到甚麼。

其實,從「缺乏自信」到「過分自信」是一個連續性的關係,「充滿自信」則位於兩者之間。通常在某一程度之下,自信越高,表現越好。

充滿自信的運動員:有較高的成就動機,他們了解自己的上限,不會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當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們仍然會繼續努力,因為他們明白到有自信並不代表不會犯錯,而犯錯和失敗只是運動表現的一個部分,所以他們能夠憑著自信去面對及更正錯誤。

缺乏自信的運動員:害怕失敗,面對失敗時會視自己為失敗者,於是就更加失敗(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甚致形成負面的自我價值。

過分自信的運動員:過度高估自己實際的能力,經常混淆了自己希望做和應當做的事情。他們難以接受犯錯和失敗,更不願為此承擔責任。有時為了避免喪失自信的境況,便會假裝受傷以作為失敗或表現欠佳的藉口。

此外,自信和「勝」與「敗」亦有以下的關係:

由上圖可見,勝利能增強自信,而有自信又有助爭取勝利。反過來說,失敗會打擊自信,而缺乏自信又會增加失敗的機會。所以,如果經常未能達到「結果性目標」,就會打擊運動員的自信,因而導致表現更差。

明白了以上各點之後,就不妨嘗試一下以下一些有助於建立和增強自信的方法:

多向自己說「正面」的話。這正如「半杯水」的道理,究竟是僅餘下半杯水,還是尚有半杯水,甚至連半杯水都沒有的時候,又可否設想成杯子越空才可容納更多的水。又或者乒乓球比賽仍處於8:10落後於對手時,究竟是去想還有1分便要輸掉比賽,還是去想只要努力爭取多2分便可追平對手一樣。

定立循序漸進、實際可行的目標(尤其是表現性目標)。詳情請參閱筆者較早前的一篇《運動心理學淺談(14):備戰渣打香港馬拉松先從「目標設定」做起》。

藉著如表像訓練(多看見自己成功或達到目標)的心理訓練手段去增強自信。詳情請參閱筆者較早前的一篇《運動心理學淺談(26):表像訓練 – 幻想亦有助夢想成真》,當中更加要留意提及的美國奧運代表Billy Mills如何說服自己能夠在東京奧運會10,000米決賽中,比自己最佳成績再要跑快將近2分鐘的方法(知道他已經是能夠在30分鐘左右跑完10,000米的世界級運動員)。

填寫訓練日記,把過往的經驗和成就記錄下來。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但很多運動員都沒有好好去做的一件事情。正如Martens(1987)指出,自信是根據「以往」在各方面累積的成就而對「即將」進行的項目作出預計。把往績以白紙黑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始終會比單憑記憶來得準確,從而更具說服力。

根據以上的策略,以下是筆者締造更佳成績(PB,Personal Best)的經驗分享(以中長跑運動員為例):

筆者中五第一次跑1,500米時,成績為4:55。經過一年多的練習,中六時在學界比賽(三月)的初賽中做出4:30,並且在一個星期後的決賽中做出4:26。由於這已是一個超乎預期的進步,所以筆者和教練就把暑假參加公開賽事時的目標定為4:20。這個目標的確有一定難度(因為只有3至4個月的訓練時間),但也不致是遙不可及。終於經過幾番努力和嘗試後,學期完結前最終是跑到了4:21,距離目標仍相差1秒。雖然未能達成目標,但筆者當時並沒有感到失望或失敗,可能是沒有把重點放在勝與負上面,所以覺得就算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但已比學界比賽時更上一層樓,反而激發了更強的動力繼續進行練習,希望來年獲得更美滿的成績。和教練商議過後,決定把下一年暑假公開賽的目標設定為4:15,也將是另一個很大的突破。

1.500米要跑到4:15,平均圈速是1:08,亦即17秒/100米的Race Pace。我當時對1,500米賽事的看法是:要以Race Pace連續去跑15個100米,又或者是7個半200米,甚至是5個300米;而這6秒的進步空間,我則看成每個100米只不過是要再跑快不到半秒。所以在那段期間我做了很多20 x 100米、15 x 200米及10 x 300米的間歇跑練習,間中亦會做些3,000米全速跑練習,以增強自己對速度耐力方面的信心。由於教練和我都認同中長跑的關鍵是運動員恢復的能力,所以這些間歇跑訓練都是著重短時間休息,而快跑的一段則是在稍快於Race Pace之速度下進行,這與本地當時快跑的一段要跑得較快,休息時間則較長的主流間歇跑訓練方式有很大的出入。

當時我經常做的間歇跑訓練實際內容如下(每節訓練課只做其中一種):

20 x 100米(快、慢),每個快跑階段為16-16.5秒,每個快跑之間以30至40秒跑100米作恢復(休息)。

15 x 200米,每個跑32至33秒,每個快跑之間以1:00跑100米作恢復(休息)。

10 x 300米,每個跑48至50秒,每個快跑之間以1:30跑100米作恢復(休息)。

(無論是進行上面的間歇跑練習或比賽,我都會力求盡量輕鬆省力去完成前面60至80%的部分,然後再很努力去完成餘下的部分,因為當時我深信只要在比賽之中,我若果能夠按著Race Pace盡量輕鬆省力去跑完前面的1,000至1,200米,去到餘下的幾百米,就算是因為體力下降而感到吃力,但憑著平日的努力練習,速度也不會下降得很過分,只要堅持多一陣,去到最後150米再作最後衝刺,仍然有很大機會達成目標。)

在訓練的初期當然未必能夠完全做到快跑階段的目標時間,但我的重點仍會放在以嚴格遵從恢復階段部分的設定為首要任務。隨著實力日漸進步,開始做到訓練課內容後,我又會把最後幾組快跑的時間逐漸加快(每一個比之前一個再稍快),甚至最後一個是全速跑,去模擬比賽時的疲勞情況。

除了進行以上的身體訓練外,我很多時(特別在重要比賽前的一個星期)都會去想象一下比賽時如何跟著前面的目標對手跑,和最後如何努力地超越對手衝線。此外,我還經常會去翻看我的訓練日記,去檢視近期和幾個月前進行訓練課或比賽的進展情況。經過一年的練習,我最終都能夠在暑假的最後一次公開賽中,跑到了4:15的目標時間。

當時我對運動科學基本上一無所知,更不要說「表像訓練」和「目標定立」理論,不過回想起我當時所採用的身體訓練和心理訓練,其實都與後來我所學到的運動科學知識相配合。隨著運動科學知識的普及,相信大家只要適當地加以利用,應該就可以更有把握地締造更佳的成績。

最後,筆者希望再次強調填寫訓練日記對增強自信的重要。要締造更佳成績,亦即是要做之前未曾做過的事。要有自信做得到,並不單純是運動員想做到就能夠實現。正如Martens(1987)指出,自信是根據「以往」在各方面累積的成就而對「即將」進行的項目作出預計。這些「成就」其實就是指過往練習及比賽的經驗,運動員只有「看清楚」自己之前可以做到甚麼,而最近又可以做到甚麼,才能夠說服自己現在應該可以做到甚麼。

參考資料
Garfield, C. A., & Bennett, H. Z. (1984). Peak performance: mental training technique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athletes. Los Angeles: Tarcher.
Mahoney, M. J., & Avener, M. (1977). Psychology of the elite athlete: An exploratory study.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2), 135-141.
Martens, R. (1987). Coaches’ guide to sports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黃德誠:運動心理學淺談(14):備戰渣打香港馬拉松先從「目標設定」做起
https://www.sportsroad.hk/archives/234543
黃德誠:運動心理學淺談(26):表像訓練 – 幻想亦有助夢想成真
https://www.sportsroad.hk/archives/279813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YouTube影片:表像訓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NTmPlwjw8

文::黃德誠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副主席及創會會員
前中學體育科主任
前城大渣打馬拉松Running Clinic教練
前香港青年田徑隊中長跑教練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等)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